这门通识课为什么火了
跳竹竿舞、奏鼻箫、制作黎锦、钻木取火……在海南大学,一门名为“非遗传承·黎族特色文化”的通识课程火了。主讲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执教,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非遗、学习技艺。
跳竹竿舞、奏鼻箫、制作黎锦、钻木取火……在海南大学,一门名为“非遗传承·黎族特色文化”的通识课程火了。主讲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执教,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非遗、学习技艺。
我的母亲王玉梅,是村里有名的织娘。小时候最深的记忆,就是母亲坐在黎族踞腰织机前,五颜六色的线在她手中穿梭,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筒裙和上衣。黎族没有文字,山川日月、花鸟鱼虫,祖祖辈辈的故事,就全藏在这经纬之间。母亲常说,黎锦是“穿在身上的历史”。
当“高山流水”的意境在虚实光影中流转,观众不仅看到一个古老传说的再现,更触摸到人类对精神共鸣的永恒追寻。这曲跨越两千多年的和鸣,既是传统的新生,亦是未来的序章。
活动向社会集中发布了25名海南省“新时代好少年”的先进事迹,通过事迹展示与艺术展演相结合的方式,呈现了一场精彩感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盛宴。
现场,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背着书包的孩童,从身着民族服饰的文化爱好者到举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,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份的观众汇聚一堂,展厅内处处洋溢着对黎族纺织文化的好奇与赞叹。
“这是来自海南的黎锦产品,融入现代服饰设计理念,让你感受不一样的‘潮’……”近日,白沙灿然黎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县级传承人张潮瑛正在网上直播,推介来自海南的黎锦。从2018年9月开始,海南白沙“80后”姑娘张潮瑛在视频号、抖音等平台注
近日,2025第四届海南国际设计师大赛作品征集工作圆满收官。作为海南国际设计岛建设的核心标志性赛事,本届大赛以“数字创意设计”为引擎,锚定全球设计资源与自贸港产业需求的深度耦合,不仅搭建起国际化创意交流平台,更初步构建起以赛事为枢纽的数字创意资源生态,为海南自
一名华裔数学家站在募捐会场中央,他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——菲尔兹奖得主,却被迫为基本科研经费向私人 donor 乞求。这是2025年夏天,发生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真实场景。
9月7日,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,“兰之云裳”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798艺术区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兰花奖秘书处、中国—东盟中心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共同支持,中外文国际传播发展(北京)有限公司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,海南省